09/04 看完的书,隔了两个月才开始写书评,拖延得太夸张了,果然普通人就是不能随便改变习惯,靠天性变懒,靠习惯努力~

读后感

很系统的一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和产品关联性最大的学科是心理学和经济学。
产品体验上对人的关注,对大众需求的感知,这是心理学。
计算投入产出比、找到商业模式,创造有利可图的价值,这是经济学。
读完感觉产品是一门隐性知识很多的学科,我觉得创造伟大产品的人都应该是很全能的人,向大佬们看齐,希望通过产品创造价值。

手写笔记

笔记

俞军产品方法论
俞军等
277 个笔记

文前

俞军说产品经理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是学经济学和心理学,逻辑和同理心都很重要。


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同理心,我觉得是两个过程,首先对自我的感受敏感,之后通过自我体验来理解他人。想象力,不是天马行空,是基于同理心的推演。逻辑和工具确保归纳和演绎不跑偏。


系统总结和阐述了产品设计理念和工具,企业、用户、产品之间的框架和关系,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产品决策方法,产品经理的角色定位和职业成长等关键内容。


推荐序一

俞军穿了条短裤,说他在百度总结了 12 条产品方法论,还是太复杂,现在简化成了一个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他不确定在滴滴还能否有所突破,但希望培养出更多好的产品经理。


自序

我的产品潜力和优势大约只来自三方面:第一,我对感兴趣的领域能做到勤奋和自省;第二,我点的天赋是利他,替众人着想和想众人所想只是本能,很幸运这恰是市场导向型产品经理的优势天赋;第三,百度网站从 2001 年 9 月上线,在 3 年零 10 个月内做到网站流量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其间海量的产品实践大都用来打磨我一个人了,后来又有机会在滴滴深入完全不同的领域,所以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极少人有机会获得这样强度和广度的练习。


1.2 不一样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在软件时代,工程师兼任或转职产品经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而在线信息产品是能快速迭代的:通过在线方式收集市场反馈的过程很快;更新代码和交互的新版产品生产起来也很快;分发更是远远快于消费品和光盘,有连接就能即时触达。


产品获得市场验证是重点,现在的创业术语把这叫作 PMF(product marketing fit,产品市场匹配)。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分发能力,让产品经理可以进行更快速的迭代,不断对产品进行完善。同时,又因为信息的可交互性,这些迭代又可以获取大量的反馈数据和信息,帮助产品经理进行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而 AB 测试这种经典科学工具的普及,使产品工作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被科学化、标准化了。虽然产品工作不是都适用于 AB 测试,但我们知道,容易衡量的东西都会更高速地发展,直到被过度使用。


快速迭代和 AB 测试都只是降低了互联网产品经理的门槛,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上限却没降。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上限——其实非常幸运地——不但没降,还普遍高于传统的消费品时代和软件时代,原因就是用户量大。


往上限走的能力要求,已经主要是理解用户、理解交易后的权衡取舍了,除了依然最为重要的实证性,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开始成为产品经理的主课


重视体验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产品经理的角度,以用户为中心,横向组织资源,按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


1.3 产品经理做什么

产品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需要对这三个环节分别进行关注,并“协调”公司不同分工下的不同职能,让大家共同完成目标。


了解用户需求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调研和洞察、需求分析、试错型判断、新业务决策。决定生死的新业务决策通常是公司首席执行官级别的人做的,也是最关键的。一般的职业产品经理,做到试错型判断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权衡,决定优先级,判断做哪个不做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只不过互联网产品通常通过市场运作、活动、运营、增长这些方式,让用户用上产品,来实现销售。只要让用户用上,就是完成了销售动作,不是一定要用户付钱,不是一定要传递某个物品。从供应到渠道的设计和维护,其实销售和生产有重叠的地方,没法明确划分。


产品经理虽然要创造价值,对结果负责,但对于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产品,最能创造价值的点不一样。产品经理需要搞清楚,在当前阶段,侧重哪一个部分更能够创造价值,并在对应部分进行重点投入,以创造最大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销售”和“协调”工作做得平庸一点,不是严重问题。而对“需求”理解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产品的生死,这才导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地位上升,受到关注。


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不同团队认知,都会导致产品经理分工不同。有的企业分工互相重叠交叉,对其优劣对错,不能简单评价。因为一种制度一旦开始演化,它就有自我强化和收益递增的特点。


产品工作属于强实践性的社会科学


,产品工作更接近于社会科学,至少在面临的环境和研究方法上比较接近。产品是企业与用户的价值交换媒介,用户选择产品的行为是有很强的社会性的,既受当下情境影响,也受偏好、认知、制度、经济能力等约束条件的影响。同样,企业做产品决策,也要基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


所有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真正重复验证,也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证伪,而可证伪是科学的最根本特征。在产品工作中,我们依然要研究总结很多经验和规律,便于预测用户行为、市场变化,也便于指导未来的决策,这样能提高企业效率。


产品经理如果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的是学习经济学和心理学。经济学就是讲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一般来说,不仅企业是这样,用户也是这样,每个用户都是在自利地追求价值最大化。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学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学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


经济学领域太庞大,产品经理只要学会用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就算及格了: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律。效用,是指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人们默认追求总效用最大化。关于成本,要明白什么是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关于边际,要明白基本的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供需定律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


我们通常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掌握的标志是: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准确率较高。要以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的用户行为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的用户模型,并通过大量真实个体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洞察。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要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意识层面,意识背后是用户。意识是无法直接测定的,研究意识的方法主要是基于研究用户的行为。行为的产生是意识和外界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经济学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意识层面是一致的,研究在不同外界刺激下的用户行为。而产品经理不但要研究行为,更多的是要研究行为背后的意识,从而预判不同的产品对用户未来行为产生的影响。并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中,获得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交易模型研究是指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
我们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而把交易模型设计视为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


互联网时代,交易的含义更加广泛,本质上用户和产品发生的每次交互过程,都发生了一次交易。用户可能没有付出金钱成本,但是可能付出了时间成本、认知和思考成本等。每个交互和体验细节设计,本质上都是在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在增加用户在交易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这个收益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愉悦感等。


我们认为,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企业)有收益,可持续。只有可持续,才能让企业长期赚钱;只有可持续,才能长期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而可持续就涉及交易模型设计问题。只有产业链上各方在创造价值和利益分配方面公平合理,有竞争性,产品才可持续。


2.1 企业、用户与产品的关系

企业能做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满足哪些用户需求,创造哪些用户价值,以更多地促成交换,让企业有最高的边际收益和 ROI(投资回报率)。一句话总结就是,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2.2 如何理解用户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如果一定要说产品经理是研究人的,那也是从四个维度去研究:生物的人、社会的人、认知的人、情境的人。


用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这五个属性。


有限理性是指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判断经常出错,也经常被骗,所以只能做到有限的程度。这个概念是由图灵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的。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表示,他认为人的大脑活动存在两种模式,他称之为系统 1 和系统 2。系统 1 是快思考,代表人类的本能和习惯,可以快速且自动启动,耗费资源很少,经常为习惯、经验、刻板印象等认知偏见所支配。系统 2 是慢思考,代表人类的逻辑和理性,其启动是被动、缓慢、耗费资源的,存在意识控制。


但是,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人们再也不用每天都担心被饿死了,也不用每天担心被猛兽吃掉或死于自然环境风险了,关于性和钱财,则既有充分机会获得又有普遍规则约束。所以,系统 1 很不适合处理今天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在做重要决策时,必须抵抗系统 1 自发的快速决策,有意识地启用系统 2 做理性思考,这样才能少犯错。
当然,对于不重要的日常琐事,以及处理经验丰富的例行事务,默认用系统 1 是合理的。系统 1 的优点是节省决策时间,弥补了决策质量上的损失。


我们做产品,最终目的是促成用户的一种行为(交易、使用)。所以要研究行为背后的原理,以便有的放矢。


那么如何促成用户的行为呢?最有效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用户,如果选择了偏好和认知很合适的人群,那么不用进行很特殊的情境设计就能促成这些用户的行为。但如果候选人群的偏好和认知不是很合适,就要针对情境五步做很多设计,使用户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方式是完成某行为。


价值最早的定义出现于经济学萌芽期,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劳动决定的,这本质上是成本价值论或客观价值论。经过从 19 世纪 70 年代持续到 20 世纪初的边际革命,人们认识到边际效用的概念,认为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国际学术界和社会开始普遍接受价值的主观性,放弃了价值的客观性。


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有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 ÷ 欲望。可见幸福与效用及欲望相关。人主观感知的效用越大(欲望满足程度越高),幸福度越高;效用不变,降低自己的欲望,也能提升幸福感,比如有些宗教教义或心灵鸡汤就是通过降低个人欲望的方式让人提升幸福感。


分析用户的粒度必须基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且必须有足够的样本量,用户是一种基于无数样本的分布模型。


具体到产品里面,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衡量用户价值:
用户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 替换成本
这个公式在这里不赘述,从这个维度,提升用户价值有三种方式:让新体验最大化,让旧体验最小化,降低替换成本,三者互相影响。要让用户价值最大化,必须综合权衡三者,总是在当前约束条件下进行资源最优配置。


2.3 如何理解产品

一个好产品应该有三个属性:有效用,有利润,可持续。有效用当然是指对用户有使用价值,有利润是指产品必须让企业获利(可以是间接的),然后在“可持续”这个属性上达到用户利益和商业利益的统一。可持续其实是靠实践验证的,即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


2.4 如何理解企业

总之,我们要尊重和敬畏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产品结果必然有偶然性,人们不认可的或不了解的产品可能就会成长壮大。


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备、不确定充斥着这个世界,洞察、试错、偶然性也纠缠在一起,洞察不大可能孤立出现,在试错中积累的知识越多,就越会有获得洞察的可能性,因为一人一事的偶然性触发后续连锁反应的情况也总是存在。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之处,就是在于“发现市场获利机会”,但不幸的是,这里往往存在类似阿罗信息悖论(在买方得到信息之前,他并不了解信息对他具有的价值,但是一旦他了解信息的价值,他事实上已经无成本地获得了这一信息)的现象,发现后的实现是个长链过程,影响因素众多,真的成功后,你也无法证明成功主要是因为你的发现,有时甚至都无法证明那是“你的”发现。


一般来说,大型的市场获利机会,一是源于市场环境和制度变化,二是源于关键新技术,三是长期关键因素——组织建设能力,抓住机会和最终实现生产效率高于市场,都相当依赖组织建设能力。


市场有交易费用,企业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产物,只有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效率优于市场提供同等产品的效率,企业才可持续


这些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种:显性知识,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达或传递的知识。默会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无法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达。


企业把员工个体积累的默会知识不断转换成显性知识并变成企业共同知识的这个过程,是创新的常见过程。


企业积累的共同知识越多,企业内组织效率就越高。因为虽然企业通过权威决策能比市场节约交易费用,但是,企业内部的科层制也会带来层级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损耗,可以理解为这是企业内的组织成本。(除信息损耗外,另一种主要的组织成本是机会主义带来的。)这些组织成本限制了企业的边界,即企业是不能无限扩大的,企业的边界只能扩大到因企业内部科层增加而增大的组织成本等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之时。所以,共同知识是企业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本源。


企业,是组织的最常见形式之一,可以看作组织的一个特例——默认的共同目标是赚钱。但这只能是隐性目标,真这么说会导致员工和市场的双重误解,进而带来灾难性后果。人们的内心需要有意义的工作,符合社会利益的远大显性目标是好企业必不可少的,否则企业就不可持续。一个会欺骗或坑害用户的企业,它的管理层和员工绝对不会普遍品行良好,其内部文化和效率也会是糟糕的。


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运行机制,这四点都会影响组织的效率。这四个条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


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一书提到,决定组织文化的是三点:第一是创始人的人格特性;第二是高级管理者们的真实行为;第三是员工的社会化,即日常向员工宣贯,以及通过制度和日常工作等让员工融入组织文化。


发展和生存是企业的两条腿。每当一个业务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就要夯实短板,满足在新高度下的生存要求。两条腿交替运动才能前行,一条腿不能行走,也不能久立。


企业做一个产品,一般有四方面产出。
(1)财务绩效。
(2)认知:该领域内的 know-how(技术秘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累。
(3)团队:互相磨合过的、有平台匹配度的团队,其效率远不是新组建的团队能比的。
(4)无形资产:用户和产业利益链上各方的了解和信任积累,降低了企业未来的新交易和推出新产品的交易成本,提前获得了竞争优势。


工业革命后的新企业,因为影响力剧变,想必也经历过角色变化,也寻找过与社会相处的新平衡点。因为信息类产品对个人的独特影响力,互联网企业对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主要出售物质产品的传统企业。


很多重大产品三五年就完成市场渗透,就有了几亿用户,那些教授、学者、专家、政府及法律系统的研究者、媒体和大众都还没顾得上开始深度研究,甚至有的人还处于早期默认反对或鄙视新生事物的阶段,所以暂时只能主要依靠企业里的年轻产品经理和年轻管理者去探索定义该产品的伦理问题,这个责任真的很重,而且是时代之重。


詹森提出过一个企业生产函数,是分析企业不错的视角:
Q=Fr(L,K,M,C:T)
首先,企业的产量 Q(quantity)是变量 r(rules,外部规则)的函数,给定一组外部规则时,存在一个被外部规则约束的产出边界。外部规则是政治、法律、社会、地理等外部环境决定的游戏规则,外部规则首先决定了企业可能的边界,尤其关键的是对企业主体权利的界定和保护。


长期而言,企业真正较量的是内部规则。企业的主要工作,是持续优化内部规则,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以最大化接近技术性产出边界和外部规则产出边界。


分工创造价值的原理有四:第一,熟能生巧——投入同等劳动时间能创造更多产出;第二,减少工序切换成本——节约的时间能创造新价值;第三,积累和创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使企业更懂用户需求,或有更高生产效率;第四,工作聚集后就有规模效益,就能激励使用和发明新技术、新工具——新技术、新工具替代和节约人类体力和脑力。


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诺斯在他的著名作品《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否定了通常把西方国家近代高速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工业革命的观点,详细解释了是制度创新,是产权的不断明晰和保障不断加强,决定着知识、技术、商业和经济的增长和积累,最终工业革命水到渠成。诺斯后来凭制度变迁理论获得 199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3.1 交易与交易模型

这些频繁发生的交换虽然从市场价格上看是对等的,是名义上的“等价交换”,但实际上每一次交换给双方都增加了新的价值


损失厌恶,指的是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 2.5 倍。所以平均来说,用户换回的物品或其他价值要大于支付代价的 2.5 倍,交易才能成立。


产品经理最终要做的,是持续不断地发现市场上高于用户支付代价的用户价值,并设计合适的交易模型把它固化为产品。


赫维茨凭机制设计理论获得 200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提出了“激励相容”: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参与者都会按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行动,如果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简单地说,就是让对方干得好要比干得不好时获得更多收入,这样对方才有上进的动力。


有的用户价值虽然无利可图,但难以切割,或未被充分认知,或间接有利可图等,也可以被创造,如有的商家会把产品分为引流品、跑量品、利润品、清货品),找到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


而所有的价值创造与“企业赚钱”问题在加入“可持续”这个概念后,所谓的体验问题、价值观问题,绝大多数时候还不到要判断是非善恶的程度,只是利益计算问题,需要做艰难选择的时候极少。


如果要“可持续”地与用户发生交换,那么很多决策可能需要发生改变。


贝佐斯在 2005 年致股东的信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我们对价格弹性的定量理解是在短期内的。我们可以预计降价在本周和本季度内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精确预计持续降价在今后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内对我们业务的影响。我们的判断是,以降价的形式提高对客户的回报率和规模经济,会建立长期的良性循环,带来金额更高的自由现金流,从而为亚马逊带来更宝贵的价值。我们对免费送货服务和亚马逊 Prime 会员计划做出了类似的判断,这两项功能在短期内耗资不菲——而我们相信它们会有非常重要的长期价值。”


我们观察到很多优秀的企业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对外的表现是用户体验好,背后的关键点其实是重视长期收益的价值观。


。而当一家企业通过多种方法发现了市场机会,并创造了新的价值,短期来看,因为用户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这家企业可以赚取非常高的利润。但其他企业看到这样的情形后,便会开始模仿及跟进类似的价值创造,甚至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额外的改进,引入更多的创新。因为这样的市场机制及现象存在,所以很少有静态的企业壁垒(政府意志支撑的强准入限制可以算),大多数企业的壁垒其实是“效率”或者说“时间差”。


价格是显性属性,价格的重要性不容易被低估。但某些应该更重视供给或经营的产品,在过往强调使用体验尤其是追求极致交互体验的产品文化潮流中,其供给或经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算被带歪了。这也说明,我们需要对产品经理所需能力模型进行不断反思,每个行业和每个阶段都可能有不同的最优解。


3.2 效用

经济学是最庞大的社会学科,但对产品经理来说,只要掌握四个概念——效用、边际、成本、供需定律,就算过了及格线。


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即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
人类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欲望永远也没有被完全满足的时候,它不仅种类是无限的—— 一种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其他欲望,而且程度也是无限的


但是社会认知取向有时候和自尊取向是冲突的:一个人要正确认知世界,结果发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实是错误的和坏的。这个时候,只有少数人在少数时候能够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改变,多数人的习惯做法是在心理上寻找自我安慰甚至扭曲认知,以营造这件事其实“不算坏”甚至是“好的”的感觉,继续假装自己是正确的,自己是好人,归因于别人有偏见或无知,或者归因于这是别人和环境造成的问题。


相比之下,以自然人的角度来分析谁是用户是有缺陷的,可能导致企业自我满足于几亿注册用户这种片面的数据,而忽略思考自己到底提供给了用户哪些效用,满足了用户相关需求总量中的多少。


所以我们更建议以需求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用户”,因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使用场景,满足了不同的效用需求。而用户从来都不是人,只要多提供了一种效用,多了一种交换内容,那就多了一类用户,有交易就有用户。


效用的个体主观性在某种意义上也使市场出现了很多的交易可能性,如果所有人对一个产品的效用评价是一致的,比如所有人都看跌一个股票,那么交易就不会发生。


因为产品对不同用户的效用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决定做什么产品或更新什么功能之前,先要讨论:我们要满足的是哪些用户?该产品代表什么情境下的什么效用组合?这个产品迭代能否结合我自身的各种优势,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这里的收益可以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流量上的、口碑上的、安全上的等。


产品效用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底线需求(不能低于),够用就好(不用高于),越多越好(愿意多支付),惊喜(超过预期或参照系)。


,一般来说,用户量大的服务型产品,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应该追求的极致体验往往不是尽可能优质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是 bad case 数量最小化。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满足用户的“底线需求”,把“够用就好”的需求打磨到边际回报率最划算的那个点就停下,然后把“越多越好”的价值创造做到具有极高的投入产出比,适量提供“惊喜”。


所以分析产品的用户价值时,我们不要把产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而是要拆成用户视角中的各种效用,然后来分析各种产品属性迭代对一个(或一组)效用可能的影响,进而分析预判这个效用变化对应的用户行为变化。


3.3 边际

传统经济学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


所以经营饭店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主要是租金、员工工资之类的固定成本,每一个增加的新订单的边际成本(主要是菜的原料)不过两三成。而网约车企业,如滴滴的边际成本占总成交额极高的比例(需要支付给司机)。因此这两者的经营模式是差别很大的。


3.4 成本

专利制度促进了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皇权制度限制专利制度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会带来交易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显著增长。诺斯则用交易费用来衡量制度的有效性,并提出降低单位交易费用会提高制度的效率,他认为,制度变迁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因。


“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在康芒斯看来,交易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所有权的让与和取得。康芒斯之所以如此重视所有权的转移问题,是由于他认为所有权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不先取得合法的控制权,生产和消费就不能进行”。


威廉姆森把人一有机会就会不惜损人而利己的“本性”称为机会主义。


每一方都不清楚对方是否诚实,都不敢轻率地以对方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而必须以自己直接收集的信息为基础做出交易决策。
因此,机会主义的存在使交易费用提高。交易越复杂,交易费用提高的幅度也越大。一切足以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才使交易费用上升的。


从产品角度,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的来源概括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完整和信息有成本。


信息有成本:信息有分散性和主观性,信息的认知、发现、收集、处理、传播、鉴别与吸收都有成本。


自古以来,交易对象和商品质量的度量成本常常很高,一旦有新的有效度量方法问世,往往能大幅降低交易费用,促成无数新交易,使市场扩大。


把供给品尽量变成标准品,降低了度量成本,降低了不确定性带来的决策成本和保障成本。现在我们在某些业务上比较强调追求“确定性”,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其实就是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


品牌和口碑在某种意义上对企业及消费者而言就是对交易成本的巨大节省。


原来的餐饮业不容易在资本市场拿到投资,很关键的原因是要核查其收入的真实性非常困难。因为其整个交易链路从最上游的采购及工资结算,到最下游的消费收款都很可能是线下现金交易,投资者核查、监督、权利保障的成本无限高。
而交易及支付线上化后,餐厅的每一笔收入都变得可核查、可追溯。对于股东而言,确认业绩真实性的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因此才有了后续的餐饮业融资潮及上市潮。


抽成?工资?还是买断制?
张五常的著名论文《佃农理论》中提到,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定额合约(即农民花一笔钱买断土地数年的使用权)、分成合约(即抽成)与工资合约对地主和农民双方来说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
滴滴目前常用的结算制度是抽成制度,那么是否有可能尝试采用工资制或者买断制呢?还是可以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做一定程度的分析。
如果采用工资制,司机多劳未必多得。滴滴的订单不同于客运等较规律的出行方式,在时空上有较大的分散性,因此平台需要负担较大的监督成本,如司机可能会减慢开车速度以减少接单数量,或停留在订单较少的冷门区域以减少接单等。平台为了监督规避此类问题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交易成本。
而如果采取买断制,即支付一大笔费用后平台便不在交易中抽成,又会怎样呢?
首先,因为采用买断制会先支出一大笔费用,且司机对订单的获取没有 100%的把控力,因此交易双方会在订单数量不及预期时付出很多因议价、谈判、平息不满带来的交易成本。而未买断的司机会担心和怀疑平台偏袒买断了的司机,也会引发新的交易成本。
其次,因为买断制是一次性付费,之后持续履约,一旦已经有一批人签署了买断合约,平台如果想进行价格调整和促销的话,也会付出很大的用于沟通的交易成本。
最后,买断合约的价格很难确定,因为这样的价格会导致逆向选择。往往只有自身跑单能力远超买断合约的定价所对应的流水基数时,司机才会选择购买。但这样的购买实际上对其他司机更不利,业务逻辑更复杂。
目前较大范围采用的抽成方案虽然不完美,但对网约车行业来说,相较于另外两种分润模式,似乎交易成本更低些。
当然,网约车场景其实复杂且多元,每个城市的生态都有差别,在不同的商业模式及不同的司机生态下,诉求是多元的,交易成本也会有差距,因此还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3.5 供需定律

我们在不少产品线探索中,也发现有时候并不是相较于竞品和替代品更低的价格就能吸引用户,增加补贴后用户就会来不是永远正确的。


3.6 相对价格

人间第一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
相对价格 =(直接成本+交易成本)÷ 效用组合


4.1 理性决策

产品经理的工作由各种决策组成,包括以最常见的“要不要做”“怎么做”为代表的决策问题。好的决策,应该是通过科学方法做出的具有相对高确定性的理性判断,光靠直觉反应或感性判断是不够的。


人类最大的理性,是理性地理解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除此无他。


产品经理做决策前,首先需要列举各种可能性,应具备思考的广度。在产品文化优秀的产品团队中,应该要有异见收集机制。团队带着批判性思维充分讨论,可弥补某个产品经理在思考广度上的欠缺。


产品经理的工作核心,最终都是权衡。


如果把“设计”狭义地定义成好创意、自我表达、好审美等等,其实是只选择去满足一小部分用户的诉求,只能在小众市场成功。而互联网产品做大后都是平台,就不适合运用创意思维和设计师思维了,需要适当引入经济学思维,习惯于权衡取舍,追求整个系统的效率。


旧体验是已发生的历史经验,或是别人的产品,产品经理当然没能力去改变旧体验。所以,产品经理将用户的旧体验最小化,靠的是选择特定情境下的用户和选择用户的参照系。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需求是可以从各个角度无限细分的,将旧体验最小化,本质上是选择旧体验最差的被替代品的用户。


“完美新用户”感受到的新体验与旧体验差值特别大,往往会满怀感激和认同,对产品和公司品牌产生光环效应,有较高概率会成为最忠诚的用户,会主动进行口碑传播,未来还会充分信任和积极接受该公司的新产品,他们是公司的品牌价值和长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完美新用户”概念带给产品发展路径的一个方法是:一种全新种类的产品出现早期,不一定只能做首创发明者,即使是模仿者、后来者也会有机会。一旦产品的用户价值被验证(不要追求大版本和完美功能),应该最快速地提高市场渗透率,把所有“完美新用户”的新体验都变成旧体验,之后竞品再想抢市场就很难了,因为它会面临把“新体验与旧体验之差”做到大于“替换成本”的问题。


不是只有市场份额的独家垄断或寡头垄断才叫垄断(为便于大众理解,这里依然沿用市场份额的伪垄断定义,但学过经济学就会明白,除了垄断行为,只有强制准入限制才是真垄断),因为产品有情境性,所以在任何场景下只要让用户没有选择,就形成了局部垄断,创造了旧体验为零的场景。


最常见的替换成本是认知成本、获取成本、使用成本,而广义来说,价格和所有交易成本也都是替换成本。一般来说,产品经理要么降低自己用户的替换成本,要么提升自己用户的流失成本(相当于提高了竞品的替换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个公式其实大致可以看作“净收入=毛收入–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但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用“体验”这个词强调了用户的非货币成本,方便互联网人群理解,所以在实践中被不少人接受和应用。


是不是一定要让己方损失小于对方损失才是正确的决策?不一定,因为这些价值里,货币损失相对容易衡量,但还有很多无法客观度量的非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效用,受益者和受损者也是一个差异化的分布模型,所以最终只能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价值判断。


参照系:参照系严重影响用户价值大小。怎么定义新体验、旧体验?这里有哪些参照系相关的认知偏差,会怎样影响我、影响用户、影响各方关联人?人们觉得不公平、不满意、满意时用的参照系是怎样的?


外部性:企业或用户的目标有外部性,需要以更广的视野权衡取舍。一个用户的多个目标(期望价值)可能互相冲突,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的目标也可能冲突,用户目标与受产品影响的各种第三方也可能互相冲突。


4.2 常见的决策方法和误区

在线产品进行大量控制实验代价低且可控性高,很适合进行 AB 测试。但对于含较重要线下环节的产品,AB 测试的可用性低,也就更依赖于产品经理的深度思考、预判准确性和权衡取舍能力,更需要成熟产品经理负责。


体现数据决策局限性的案例很多:比如在蓝海业务跑马圈地的早期,过度强调数据决策反而拖慢组织效率;比如当基础数据不足,数据获取和使用的成本过高时,强调数据决策则不切实际。比如有人看到开市客(Costco)财报上的净利润与收到的会员费差不多,就认为开市客的成功是因为会员制,这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宏观经济学中有个重要概念叫卢卡斯批判。卢卡斯批判也适用于批判过分依赖数据驱动的行为。


产品经理需要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事实,你所认为的事实,只是你所认为的事实。另一个人是否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是受他的认知结构的刚性约束的。你只能在对方的认知约束内让他理解和接受他认为的事实,你只能按照对方的认知结构去设计沟通目标、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


著名经济学家奈特在他的名篇《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提出,员工对不确定世界的预判能力差别很大,企业家的超额利润都来自识别任用判断力更优的员工。
主观判断决策是最难的决策,没有数据或逻辑支撑,只能用关键变量和用户模型、交易模型来模拟市场运行,并据此做出判断。此类决策往往还需要强大的个人影响力来支撑落地。


在用主观判断做决策时,我们建议的思考习惯是:有一个想法后,把它记下来,用过往所有经验去证伪,如果无法证伪,那就假设它成立,存储起来。以后有新的信息或思考时,随时将它提取出来匹配一下,就可能有所得,从而产生新的结论。


足够简化的理论才能被思考模式的系统 1 经常使用,三维归因理论就足够简化。遇事需要归因时,从以下三个维度快速评估一下行为主体(人或组织)、关联方(如果有,也进行一遍三维归因)、行为情境对结果的影响,往往能减少错误归因。
以下是三维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
• (情境)特殊性(distinctiveness):行为人在不同情境中是否表现不同。
• (他人)一致性(consensus):其他行为人在相同情境下是否表现相同。
• (个体)一贯性(consistency):行为人在不同时间是否表现相同。


锚定效应是指为不熟悉的事物估值时,会把熟悉的类似事物或不久前接触到的无关数值当作“锚”,估出来的数值会大大倾向“锚”。类似的偏误现象还有以下几种。


幸存者偏差:过度关注在某些经历后幸存下来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没有幸存的(沉默的数据),造成结论偏离实际情况。


峰终定律:我们对一项事物进行体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在峰值与结束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影响很小。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


损失厌恶: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损失带来的负效用约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 2.5 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客观,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观察者偏见:是指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期望导致的偏误。通常,人们看见的和听见的只是他们期望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受试者期望效应:由于受试者期待某种结果,因而下意识地扭曲了回报内容。常见现象是安慰剂效应,即被给予无效的药物或治疗,病人却相信或觉得情况改善


投射偏误:不自觉地以为他人(或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相似的情感、思想与价值观。


控制错觉:高估自己对外在事件的影响力,认为事情是受自己控制或影响的,但实际上它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


达克效应:能力过差的人由于无法分辨能力好与能力差的不同,因而会错误地高估自己的真实水准,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


舒适区效应:对于过去常用的方案,高估效益或成功机会;对于过去少用的方案,低估效益或成功机会。


巴纳姆效应:人们会把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人格描述评价为高度准确,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能放诸四海而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这个效应多出现于占卜星相、算命和个体性格分析等情境。


资讯偏误:倾向寻求更多资讯以做出决策,即使寻求的资讯对决策没有帮助。
共有资讯偏误:团队讨论倾向花较多时间与精力讨论所有成员都知道的事(即共有资讯),而花较少时间讨论较少成员知道的事。


塞麦尔维斯反射:条件反射般地否定、拒绝新证据或新知识,因其有悖于现有的常规、信仰或价值观。


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叫用户的人,也不存在一个叫用户的群体,只有无数人的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的购买和使用产品的行为。产品经理需要理解的“用户”,应该不是一个具体的群体或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需求组合。


产品经理研究的“用户”,是最需要采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的,必须从无数情境下差异化的个体样本出发来抽象出“用户模型”。


4.3 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

不能落地实现的优质判断和决策,只对个人成长有价值,对业务的价值可能是零。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推动能力的强弱也是关键变量,所以协作型产品经理的概念才值得独立出来,这相当于以强推动能力交换降低的决策能力,这时的边际收益可能更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对另一个人创造价值或造成伤害的能力,这个能力有多大,影响力就有多大,能力很小就几乎没有影响力。所以,要提高自己的推动能力,关键是提高自己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能力,并能充分分析各方诉求,寻找有较多共同利益的方案和视角,然后让对方理解推动这事能给他创造的价值,或这事推不动会带给他的伤害。


产品经理可能无法影响老板或决策层的想法,却可以影响老板或决策层去想什么,这是专家部门的“非正式权力”的主要来源。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一般而言,议程设置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线性过程:首先,必须设定将要被讨论的问题的轻重缓急,即媒体议程;其次,媒体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公众观念或者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即公众议程;最后,公众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政策制定者所重视的事物,或者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即政策议程。舆论导向正确的重要性也可由此证明。


4.4 权衡决策问题举例

我们回归要解决的问题本质:满足更快打到车的诉求。但“更快打到车”拆解下来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层是对何时能打到车有预期;第二层是这个预期是否准确;第三层是这个预期的时间是否还能更快。做好这三层,才能真正满足用户打到车的根本诉求。


中外社会文化对于公平和效率的取舍有所不同,国外对价格调节供需的市场接受度更高,国内是排队文化深入人心,几乎在所有涉及供需的线下环境中,都能看到排队的现象,而“让愿付更高价格的人优先”往往很难被接受。然后是行业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共享出行在国内市场更被认为具有公共交通属性,需要兼顾更多社会责任。


有一段时间,很多滴滴产品经理都在学犯罪心理学。有一个犯罪铁三角理论是说,潜在犯罪者 + 合适受害人 + 合适犯罪场景,只要铁三角成型就有概率发生犯罪,但如果能识别并阻断任意一个角,犯罪就不会发生。


最著名的过失认定的法律原理是汉德公式,B<PL,当某当事人避免意外所付的成本(B)低于意外发生的概率(P)乘以意外发生以后的预计损失(L)时,该当事人就应该承担责任。用经济学家科斯的社会成本理论来看,乘客避免遗失物品意外的成本(注意检查自己的东西),和司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成本(反复提醒乘客,下车后检查车厢等)相比,也显然前者小得多。


不过这里也要提一句,做服务策略,是不可能把“看起来不好解决的问题”都甩给客服的。因为客服并不是全能的决策者,他们只是策略的执行者,如果一件事情没有权责判定、处理流程,面临纠纷的时候,客服也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另一种方法是用服务理念指导。比如,淘宝就有“消费者>商家>平台”的指导思想,假如网约车平台也有“乘客>司机>平台”的指导思想,可以在此案例上认为乘客有更大价值空间。不过,这同样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若是遇到任何利益冲突都简单套用此指导思想,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没有司机的生存空间了。任何公式和抽象概念,都要考虑约束条件。


破局之道,在于将价值观从“跷跷板”改为“弹簧”。
首先,我们需要将双方的判责分离,即乘客无责不代表司机一定有责,反之亦然。这样,就在“司机有责,乘客无责”“司机无责,乘客有责”的结果之外,新增了一种“判责不清”(双方有责或双方无责)的情况。
其次,通过引入“平台”这个角色,在判责不清时,由平台介入以承担补偿责任。如此,就赋予了判责系统弹性,一部分问题迎刃而解。在“判责不清,平台承担”的价值观指导下,滴滴相继推出多个判责、补偿相关产品。


滴滴内部还逐渐理解了“上游问题上游解决”“用户认为不公平就是不公平(以大众评价为参照系)”两个价值导向。


5. 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

行业里说的优秀产品经理,一般是指市场需求导向的、擅长决策的产品经理


晋升和职级标准制定的理性目标应该是为公司发展服务。那么,最合理的标准需要考虑公司内部业务和人才的现状、未来发展预期,来决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侧重激励什么。比如侧重短期绩效,则人人争先,短期内公司会有较强的战斗力;如果注重潜力,优先选拔高潜年轻人,则对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有利;如果注重专业能力,则公司的产品质量或技术含量会领先;如果注重协调沟通和文化价值观,则公司的组织能力和大规模作战能力会有优势。


产品经理绩效的定义可以差别很大,体验、收入、增长、创新、进度、效率、产品架构设计、组织建设、业务方满意度等均可作为判断标准,收入还可以分为侧重短期数字指标和长期总收入最大化


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就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它们都可能创造巨大价值,所以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同理,如果不是招新人,而是招聘关键岗位的资深产品经理,除了要考察候选人的真实能力和潜力,考虑他与企业特定岗位的匹配度,还要考虑的一点是,招聘进来后,候选人在未来两年内的薪酬、级别和个人能力的综合成长有多少空间。如果有较高把握会让候选人有不错的成长,那么这可能是个好交易,候选人的稳定性和产出也会比较有保障。


产品经理的真正关键能力,不是能学习的知识(虽然产品经理也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实践中权衡取舍和持续迭代以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训练和验证。


产品经理不是输出标准化的职业,产品经理的产出(产品成功)往往受到企业和环境的巨大影响,以产品结果来衡量产品经理的能力不尽合理。对一个产品经理能力(成绩相关性)进行判断,应该按三维归因原理,从产品经理、合作团队和企业、环境机遇这三个维度分别分析还原。


世界上永远不会有两场相同的战争,产品经理也面临相同情况,永远要在变化的环境中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要永远保持创造性的工作,如果产品经理的先天天赋占优,同等条件下的创造性和输出能力也会占优。


A 类产品经理很少见,这跟智商、经验、级别都不一定有关,更多是跟特殊天赋和潜力有关。事后分析一个产品或行业的得失和规律相对容易,很多人都能做得不错,但当产品和行业还处于结局不确定的发展过程中,就能更早更深地察觉到市场需求和行业方向的特质是企业最希望产品经理拥有的,这也是我们总在努力寻找 A 类产品经理的原因。


缺乏职业热爱,期望工作朝九晚五和休闲生活,不爱加班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因为这个职业需要持续积累大量用户样本,不花大量时间是不可能合格的。


不爱思考,缺乏好奇心,自以为逻辑理性但过分围绕事物表面信息思考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点子多、爱思考,但又缺乏实践精神,抗拒或不重视事实、验证、反馈、迭代的人,也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另一个和产品高相关的职业——运营,其职业特质更偏重短期经营绩效,主要按短期绩效分级也相对容易些。但产品经理还需要考虑产品的长期绩效,长期绩效的贡献要怎么评估?部分绩效等两三年后再来评估吗?这显然不现实,这也是评估产品经理需要依赖预判,需要更多关注天赋和潜力的原因,是为了未来有不确定的长期价值收益。


好在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本质上是少数人的游戏,每个产品团队的领导者和极少数骨干基本决定了团队的产出质量和发展趋势。


总体上,要关注每个团队的领导者和极少数骨干和高潜人员,关注他们的成长、晋升匹配度和心态,有时可适当权衡甚至拔苗助长。(公平性对企业长期收益非常重要,不建议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晋升,对产品经理的培养倾斜或拔苗助长,主要是通过分配恰当的、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实现的,结果会自动生成。)至于其他人,跟着公司整体职级体系运行就行,不值得花太多时间,非标准化职业也没法算清楚,让人人满意。


产品经理做到高阶后跳槽空降的性价比低,只在前五年有高流动性,流动性不是坏事,人的价值也需要在流动中被发现和验证)。


无过换将,一定是很不利的,损失确定,但收益不确定。一般来说,只有在少数不得不换的情况下才换,比如面对巨大潜在机遇、巨大打击后的灾后重建、功臣的弱点是拖累业务的关键原因等,并且最好对继任者能达到的业绩有较高把握。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选择不换人,那就只能用管理技巧和组织建设技巧去改善,这方面自有擅长者和经典方法,我没有特殊方法。


一是尽早关注他的下属团队的质量、潜力、成长,持续暗示甚至逼他招聘人才,招人才、用人才也是可以练习的,即使开始不擅长,吸取几次经验后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即不要让一个公司的所有产品工作都由一个人负责,否则随着业务的无限成长,总会到达个人短板妨碍业务增长的时候(除非这个人的专业能力或管理天赋高,又擅长学习进化),成为企业的困难。


一方面,天赋和潜力决定了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速度和上限。


产品经理的教学也可以认为是师徒制的,每次能教或能影响的人非常有限,只是身边能密切讨论问题的寥寥数人,然后通过这寥寥数人继续去影响下一层能密切讨论问题的寥寥数人。


用户的体验也好,用户的自私程度和认知局限也好,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制度习俗也好,各种技术、收入、成本、时间和组织因素也好,都只是互相冲突的约束条件。而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能力修炼内容之一,就是掌握每一个约束条件的属性和弹性。只有在无数产品迭代和情境下应用、挑战和验证这些约束条件,才能逐渐理解它们的边界和弹性,然后在未来的新产品上熟练使用这些约束条件,以更高概率地实现创新和突破。


理性属于方法,只能保证提高决策质量,不能保证得到正确的结果。这是因为,你的当前决策只基于过往信息,哪怕你基于过往信息的决策是完美的,也不能决定未来结果。


多年以后,人们未能发现更好的选择,且当时的判断逻辑已包含做这个决策所需的所有关键变量。


五年差不多是个分水岭,产品经理入行五年后,基本上对该有的知识技能,产品怎么生产、怎么迭代,企业内部机制,都学得差不多了,对这个领域所有的用户、市场、政策、竞争、供给和上下游情况的理解也比较稳定了,基于相同产品的经验等级很难再拉开明显差距,再之后就更多是靠个人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潜力、性格来拉开差距了。这都是与领域相关的。


因为产品经理的很多判断是有不确定性的,所以他和周围环境必须理念相对一致,才能比较愉快地推动工作,要不然就会遇到较多争议。


一是围绕他过去做过的某件事(一般是某个产品或某个功能,也可以是其他)进行深入提问。你开始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你是怎么想到的?针对以后的情况你考虑了哪些方面和做了些什么?开始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发现了什么?什么东西和原来理解的不一样了?又发现了哪些相关的洞察,你和外部市场上的其他人对其认知不一样?在迭代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你现在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如果再回到当初,你还会做什么?


分母就是他做这些事所用的时间,他做过的产品事务的复杂性,他经历的市场环境和团队环境的挑战性。估计一个这种经验的产品经理应有能力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系,再进行判断。不是说你做的产品规模大你就厉害,不是说你做过的事情多、管的人多,你就厉害,或者你的企业大、职级高、学校好你就厉害,这些都是分母,我们要找的是同等分母下的最大分子,这样的产品经理更可能在新岗位上有所成就。


天赋就是做同样一件事的认知、学习速度比别人快,或者上限更高,所以一定要以过去经历作为分母,以平均值为基准,来判断候选人潜力的高低。


二是问一件他不熟悉的事,必须是你熟悉而他不熟悉的问题,用这个问题来判断他在面对一个陌生问题时,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角度去切入、分析和求解的,这其实是为了看他到目前为止形成的思维框架。


因为产品经理是要研究市场和用户的,必须有同理心,必须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写简历要有针对性,但对其他职业不必这么要求。正常的产品经理应该在投递每一个不同岗位时,都重新设计简历的。如果从简历就能看出来他没有针对性,说明他的同理心、勤奋程度、对招聘企业的兴趣至少有一样不合格。


判断产品经理的管理能力主要看两方面:
(1)人际能力(团队内部的识人用人和激励能力,外部的协调能力);
(2)决策能力(恰好也是产品经理的职业能力,只是除了市场权衡,还要进行内部人和事的权衡)。


至于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面试时一般从四个角度判断:
(1)批判性思维;
(2)同理心;
(3)用户模型;
(4)产品技能熟练度。


产品经理的潜力是企业的长期价值,面试中主要判断三项:
(1)自省(发现和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合作、雇用、回避),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潜力;
(2)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
(3)高成就动机。(短短的面试过程不能保证对潜力、性格、三观等有准确充分的判断,还需要在入职后的工作中持续判断。)


当你的级别已经很高,就不用特别在意你的专业能力是不是领先于团队里的所有人,关键是你手下有多少优秀人才。自己行不行,级别越高越不重要,但是,“发现和承认自己不行”的能力,级别越高就越重要。还有种处理方法是回避:知道自己这方面不行,但不愿学习,也不愿找人合作或雇人,那可以避开这个方向,不做这个产品,或者做这个产品但不跟人比这个方向,而是进行差异化选择,选择自己的优势方向。


任何产品做到最后,决定其上限的都是决策者的认知进化能力。


客观来说,每一届应届生中有良好思维天赋的人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只要多加几万元年薪,就能吸引这些高潜人才大量选择产品经理职业,一般一两年后他们就成熟起来。但如果想从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中招到一个有同等思维天赋的人,就不只是加薪的问题了,还需要面临平台匹配度、对方的替换成本和时间窗口问题。所以,高薪招聘高潜应届生,是企业获得三五年后的产品经理骨干人才最便宜的方法,没有之一。


在面试选人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当前好”还是“未来好”。如果你在乎的是“当前好”,在乎工龄、背景和对口经验,你的筛选范围可能就小很多,不见得有几个人能符合要求且能马上入职。但是,如果你考虑的是“未来好”,更在乎潜力,那可选范围就大多了,也更容易招到 A 类人才。虽然开始的培养阶段会苦一点,但先苦后甜,而且在你这里成长起来的人,未来的互相磨合性、平台匹配度、忠诚度都会不一样。


同质化的产品经理招多后也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甚至他们在思想上容易趋同和故步自封,并且,除非公司业务发展特别快,否则两三年后他们的晋升会是一个选择难题,反而对公司不利。


5.2 产品经理的成长

前文说过,一方面,天赋决定了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速度和上限;另一方面,实践机会的质量也决定了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速度和上限。


一大堆的高成长性产品提供了优质实践机会,那是产品经理成长的最稀缺条件。


有好的产品导师,确实能提高效率,让人少走弯路,但产品导师能发挥多大作用,仍然要看大环境给予的产品机会和企业产品文化。


掌握用户模型,需要大量的用户案例积累,经过亲自体验、用户反馈、bad case 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大量的预判和迭代验证等环节,直到预判上线后的用户行为有高准确率。掌握用户模型这条路没有捷径。


而很多其他岗位,研发、测试、用户界面、商业产品、咨询分析等人员转职产品经理后不成功,往往就在于缺乏这个基础积累过程,尤其转职前职级越高,转职后管一个团队,就越不可能花时间重走这个基础积累过程,所以大公司里其他岗位转职高阶产品经理的成功率很低。


交易模型是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掌握交易模型的关键是对某领域交易成本的充分理解,以及对多边利益博弈演化过程的充分理解。


大多数人误以为自己有逻辑、懂概率。建议大家分别找关于逻辑和概率的基础教材看看,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熟练应用逻辑和概率,减少认知偏误。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当它研究真实社会时面对异质性的人和情境则很难算是科学,但当它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做研究时则也是科学,也能深入应用高等数学。


实践精神的关键词是:事实、数据、观察、实践、权衡、反馈、迭代、自省。


产品经理是实践性职业,所有工作的目标都要能由实践验证,并在反馈中修改迭代。所有不方便实践验证的,不论是因为成本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具有低可行性的想法和规划,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都是低价值的,这是跟咨询、战略、分析、投资、策划、设计等岗位差异最大的地方。


你是否习惯尊重事实和数据,会观察细节,重视亲身体验?有时候不同用户的需求是互相冲突的,一个用户也会有互相冲突的需求,用户、企业与上下游的产业链之间都会有复杂利益冲突。你是否尊重复杂的现实社会,愿意多维度权衡?你是否有自我怀疑精神、总是期待被现实反馈打脸并能进行自我否定和反复迭代?


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逻辑严谨地推理,合理地论证,以及培养思辨精神。批判性思维强调求知过程中证据、逻辑的重要性,反对依靠权威和流行观点,要求能够区分理性和情感的观念。


如果产品经理要只学一个东西来获取最大成长,那一定是批判性思维。从应试教育中长大的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人,如果转变成有较强批判性思维的人,就是最显著的成长。在很多强调素质教育的地区,批判性思维是重要内容,融入日常教育中。


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评估批判性思维要掌握的技能:
• 判断信息是否恰当
• 区分理性的断言与感性的断言
• 区别事实与观点
• 识别证据的不足
• 洞察他人论证的陷阱和漏洞
• 独立分析数据或信息
• 识别论证的逻辑错误
• 发现信息和其来源之间的联系
• 处理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信息
• 基于数据而不是观点建立令人信服的论证
• 选择支持力强的数据
• 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
• 识别证据的漏洞并建议收集其他信息
• 知道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答案或唯一解决办法
• 提出替代方案并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 采取行动时考虑所有利益相关的主体
• 清楚地表达论证及其语境
• 精准地运用证据进行论证
• 符合逻辑地组织复杂的论证
• 展开论证时避免无关因素
• 有序地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


产品经理的学习必然是阅读、思考、实践三位一体的,其中最短板决定你的上限。


产品经理是无法跨领域学习的,培训和自学的效果有限,只能学一些基础知识;去找跨领域专家学习和听课的效果也有限,仅会有所启发。比如说做小视频的产品经理跟做外卖的产品经理交流,会有一些价值,也会有一些启发,但是没法深入研究。


如果有机会,可以发展这六个方面的能力:从 0 到 1,做深做透,做宽做杂,大用户量,商业闭环,团队建设。


那些进入大公司的产品经理常常只负责成熟产品的某一个细分领域或用户场景,如果能把这个细分场景做深做透,也能对产品的理解再上一层。而中小公司的产品经理就不太有机会做深做透,这样的产品视野也是有缺陷的,所以如果在中小公司做久了,建议找机会去大公司补一下这方面的能力。


好的产品经理必须经历过大用户量产品。因为,如果一个产品的用户量小,就有很多手段能使它增长,多做点运营,多争取一点资源,多做一次热点炒作,增长效果可能都很明显,而多数企业是什么容易就做什么,于是动作就会变形,就不会重视产品发展。但当一个产品的用户量很大的时候,其他手段的有效性就会降低,用户价值影响增长的有效性就会凸显,然后大家也会重视用产品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是,用户量越大的产品,灵敏度越高。做一个微小的策略、交互、功能升级,就可能影响 100 万用户,然后可以从丰富的反馈数据中准确验证想法和理解用户。


也只有在一个大用户量的产品中,产品经理才能学会理解用户的异质性、情境性,学会理解可以从无限维度区分的用户,才能理解互联网产品的一些重要属性。


产品经理的工作天生就是应该是商业闭环,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就是一个硬币的一体两面。从企业的角度,即使只考虑多赚钱,也要长期有用户才能多赚钱,涸泽而渔只能赚短期的钱。从用户价值角度,要想创造最多的用户价值,就要保证提供该产品的企业经营可持续,这就一定要让企业能赚到钱,企业不赚钱倒闭了或不做这个产品了,那用户就不能再获得用户价值了。


另一方面,只强调用户至上,不考虑成本和效率、一心一意做极致用户体验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早期和每一个高成长领域发展早期确实是可行的,那时快速渗透空白市场就是收益最大的事,但是,过了这个阶段或不在高成长领域,这种做法就不适用了,就要回归产品的商业本质,兼顾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而言,“过早做管理”就是个减分项,至少新手在前三年尽量不要做管理,因为这是实践积累的最佳时间窗口。潜力越大的产品经理越是这样,应该多做项目多思考,扎实提高自己的基础积累和专业能力。


产品经理的职业特点是,产出不是靠人多,主要靠决策质量。


对产品经理而言,最重要的一般是懂用户、会权衡,其他条件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产品经理工作五年后如何突破?会不会失业?发展方向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选择方向。


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发展,以前可以围绕“用户模型”,但以后越来越侧重于发展自己的“交易模型”能力,即不再是仅仅追求创造用户价值,而是追求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商业要整体考虑一个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只考虑变现是不完整的,不叫商业,不能保证可持续。而交易模型是能让企业既不伤用户又能更赚钱的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设计,无论行业红利消失还是遇到经济寒冬,它永远是有需求的,每往前一步都有价值。


分优先级,这个是优秀产品经理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地方。


有一次一批高级管理者聚餐,有个管理者喝多了,跑来让我给他些指点,他说他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我说:你为什么要做“提升自己”这么艰难的事呢?你已经是高级管理者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是全力找优秀人才做下属。只要你找到一个,就能少费心一半,如果能找到三五个,你天天去打高尔夫,工作绩效也只会更好。我不是反对你“提升自己”,但你不先做简单的事,先去做艰难的事,这个优先级排序是不对的。他说,这很颠覆他的价值观,但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


有一种保守但稳定的业务方向是 to B,为大企业做内部工具,或业务支持工具。这个需求永远存在,所有企业发展越好,所有业务规模越大,这方面的需求就越强烈。


“世界的不确定性越大,利润由那些风险型、幸运型的个人获得的可能性就越大,往往成功者不是那些逻辑型的、细心的、务实的个人。”


越优秀的产品经理越应该找后期业务,和需要升级的企业双方各取所需。而觉得自己优势平平的产品经理,机会成本低,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率产品的性价比更高,可以考虑去 A 轮、B 轮融资的早期业务冒险。


当重大新要素催生的动荡大时代到来早期,主要收益来自企业家的冒险,行业走向成熟的后半段才轮到比企业经营质量。


多数情况下,产品经理属于无授权领导,要对产品的结果(甚至是长期结果)负责,但主要工作又得依赖其他职能、其他部门完成,产品结果还受市场环境强影响。对产品经理成长不利的环境,包括但不限于:
• 短期利益导向
• 搞个人崇拜
• 技术驱动
• 内部争斗厉害
• 老板或直接上级,任一不会深度思考
• 文化价值观不好
• 论资排辈的等级观念强
• 周边合作者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
• 产品迭代周期长
• 产品用户量少
• 产品经理分工过细
• 成熟稳定业务,工作内容稳定
• 产品行政干预严重
• 行业垄断和高利润,无竞争压力
• 设计或营销强依赖的产品
• 供给或渠道强依赖的产品
……


逻辑
所谓有逻辑,首先是能区分事实,能识别基本的逻辑链和因果关系。
进一步,则要求视野开阔,一是见多识广,二是思维开放,三是思维发散。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增加成功率。


再进一步,是要求有批判精神,既能否定别人,也能否定自己。否定别人就是敢提出否定性意见,这样才更容易把一个想法、一个决策千锤百炼,提高它的准确率。而能自我否定,才能自我迭代。批判精神是我们的教育成长体系中不太重视的东西,所以特别稀缺。


现实世界中,产品经理只能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去做判断、做预测,而且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该解决的,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式。所以,擅长具有确定性的理工科逻辑是必须,但也是不够的,良好的产品文化还要能容纳基于不确定性的逻辑和理性思维。


不管什么业务,做大了之后都需要考虑多边关系,当你要做一个产品或者改变一个策略时,你要思考产品影响链上所有关联方的利益变化,提前预判谁会反对,谁会赞成,这样就容易推动规则调整和利益分配。产品设计从某种视角看就是一种利益分配。


个人难免有知识盲点,因此公司或团队要建立平等沟通的文化。一般来说,做产品设计,首先是发散的过程,然后是收敛的过程。平等沟通,就是鼓励大家从各个角度提出不同看法,减少个体盲点的负面作用。


平等沟通的文化也依赖公司的综合实力,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人才的平均水准要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在一个团队里面有一大堆水平差的人,都没有思考能力,哪怕进行民主大会也讨论不出优质决策。


但是,如果决策只依赖数据驱动,也有缺陷。首先,不是所有的事都适合做 AB 测试。其次,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做 AB 测试,很多事就做不了,容易形成依赖或者造成产品经理有目的地去挑选项目。


需要产品经理在使用数据时做出判断,哪些事情用数据驱动成本会很高,哪些只能用数据作为部分参考意见。


不看书不等于不能成为好产品经理,但是要理解产品背后的原理,会看书的产品经理自然更容易一些。当然,看不看,看哪本,看多少,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几十个小时的时间要不要投资在某本书上,应该根据每个人的边际收益做决策,而边际收益大小取决于个人已有的(阅读/思考/实践)、缺少的和想要的。


但价值不等于价格,价值的定义可以有很多,价格则是交换价值。
决定价格(交换价值)的三要素是有效用、被认知、稀缺性。


产品经理如果想把自己“卖”出高价,有三种路径。一是要提高自身能力,使自己对企业更有效用。二是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有哪些,有多大。产品经理属于只此一份的拍卖品,所以出价最高的企业给出的就是你的市场价格。三是发展自己的稀缺性,优先发展那些企业急需但市场供给不足的能力。


收入只是个人能力的租金。产品经理应该长期致力于提高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不要去跟少数幸运儿攀比。
人一辈子平均只有七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能抓住两三次,跃迁两三次就会达到很高的人生高度。努力提升自己,是为了那两三次机会到来时抓得住。建议优先选择好的锻炼机会,大多数普通机会不值得计较一时得失,不要纠结薪酬待遇。


产品经理的成就依赖于其他团队。如果只给你一个人特别高薪,其他人都低薪,你在企业拥有的“人均人力资源”就低,你的生产能力就低。总的来说,企业的薪酬和晋升首先要看公平性,然后是企业整体薪酬的市场竞争力。


然后,如果一定要选,那么对于很优秀的人才,这几者的重要性排序大约是:带你的人>业务>平台。


决定一个组织人才质量长期方向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淘汰的关键变量有四个:组织垄断程度,各职业可度量性,产权设计,领头人能力人品。


我说:“是能为企业赚最多钱的。当然,是从可持续的长期角度来说。产品经理与企业交换劳动和报酬,产品经理的服务对象是企业。”
对方说:“我是想做有点情怀的产品经理,做用户体验特别好的产品。”
我其实很想问问他:“你愿意为你的情怀付出什么代价?你觉得别人(企业、同事)应该为你的情怀付出什么代价?”


一个东西对一个人的价值有多大,不在于这个人对这个东西有多大的需要、多多的赞美和多高的估值,只在于他愿意为它付出什么代价。如果这个企业家不愿意为用户体验降低任何收入,那说明本质上,用户体验对该企业家是一文不值的。


目标不见得总能达成,甚至也不见得总是正确的,这很正常。但有了明确的长远目标,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平时的大量工作决策和生活决策中,权衡取舍之间就会更省力,也更自信。而如果无目标,或目标短浅,或有很多目标,即使每年工作 5 200 小时,可能也只有苦劳而难有成果。
给产品经理找工作的最后一个建议是,每次找工作前,先问问自己: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愿意为此付出多大代价(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


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

1.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 2.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百度离职讲座:谈人才的选用育留

充分授权,目标管理
• 平等,试错,总结
• 助理比经理更懂,经理比总监更懂
• 向下分享,尽量避免单线汇报
• 坦诚务实,实事求是
• 持续的自我否定,最终结论是靠发现更多不足来找到,而不是推销观点
•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有需求,有优势,有利益
• 发现者,不是创造者
• 严谨追求客观公正


• 公司愿景,工作空间,个人待遇
• 成就感,产品的意义
• 学习与成长
• 愉快的环境
• 赏罚分明


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要选择和公司、团队的价值观一致的人,这样会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更应该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宁可人少一点,每个人累一点或少做一些事,也不要盲目扩充人员,种下不良的种子。


另外就是要营造平等的工作氛围,有试错的心态,并能够不断总结。平等的氛围有助于发挥个人能动性。当自己和团队的成员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尽量在把控关键点的前提下将“试错”的机会留给团队成员。因为如果这个成员的想法此次被证明是错的,那他就会从“错”中学到最多的经验,从而尽快成长。如果领导的意见被证明是错的,那团队成员将没有机会获得“错事经验值”。最后总结尤为重要,要有开放的心态,多总结不好的方面,下次才可以进行改善。之后再与团队成员互相分享,团队整体成长就会很快。


助理比经理更懂,经理比总监更懂,越专注细致地了解一件事情的人最有发言权。最差的方式就是向上分享,单线汇报。真正要做的是和自己的团队商量,基于事实本身推出结论。需要培养持续自我否定的精神,最终的结论是靠发现更多的不足来找到,而不是推销观点,永远站在事实的一边,这样结论才会越来越正确。


产业生命周期的更迭总是从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开始的,聚光灯曾经照耀过一个个新兴的产业,使它们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引擎,如今这个焦点正是搜索引擎。但如果有一天,搜索引擎不能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无论怎么努力去改进,其对用户体验的提高已经微乎其微,其光芒与风头被另一种产业替代,也将是一种必然。
那么我们怎么保持我们的领先地位呢?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只做用户有需求,我们有优势和有利益的产品。对于用户需求,请记住,我们永远是发现者,而不是创造者。


俞军的一堂产品课

他的新理论体系只有三条——如果与之前的十二条进行比较,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昨晚这场演讲是他关于这三条思考的第六次演讲。演讲也是为了迭代思考,他认为,做足十次后,可以形成文字性总结,公之于众。


产品经理的工作是找到真的用户价值,这需要长期积累海量用户样本,以及一个正确的思考框架。


俞军说:“通常愿付价格是远远小于企业成本的。”好服务未必是好生意,于是选择余地更少。所以好的产品经理要去持续寻找那些既有用户价值,又有商业价值(愿付价格大于企业成本)的产品。当然,愿付价格和企业成本这两个数的差值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可能是不同的。或说互联网在过去二十年早已证明,短期商业价值小的产品可能长期价值极大。


想做大产品,必须善用新生产要素。你的产品有没有借力于新生产要素下的用户体验跃迁?这是很明确的一个问题。


假如外界并没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当下又没有什么新的生产要素可以借力,决策者该怎么办?俞军的回答是:“不存在没有人口红利的时期,需求是无止境的。”
所以思考产品时,你至少获得了两个支点:或者借助某种新生产要素,放大新旧体验差;或者重新分析、总结用户需求,寻找那些有真实需求但旧体验值过低的用户。


非常简单。除了自己用产品,就是多读、多看、多观察。每次见到某一种用户行为,都分析、记录、归类,看你能看的一切用户反馈、评价、数据,分析你能分析的一切用户的正常行为。重点是每一刻都用心。(俞军说 2016 年他在知乎阅读达 1 900 万字,超过 98% 的知乎用户——当然他也承认,可能有很多长文是打开就没读,他在邮件里、微信里、全网上阅读的内容也至少等量于此。——“难道我一年读了 5 000 万字?这不可能吧。”)


俞军自己也在这么做。他坦陈自己的产品能力集中在搜索引擎上,当他加入滴滴,还是在花海量时间重新积累样本。


以人群为思考基础,甚至以单个人为思考基础,样本粒度都太大,且易有误解,要把粒度压到尽可能小,缩小到某个行为背后的每次需求,然后基于需求重新将样本分类,这是一个只存在于虚拟世界和大脑中的新的世界谱系。它是一种新工具,对产品的思考与决策来说更有效。


在谈到自我论证和自我反思之后,他讲了产品经理需要提升对两件事的判断力:确定性和可行性。


但或许只有真的不畏惧变化或敢于关注变化的产品经理,才可能进入更高格局。
随后他又谈到了为什么硅谷的公司少有产品经理,而中国公司需要海量产品经理——因为中国的人文教育更少,理科生中具备人文素养和同理心的人太少,让他们做决策是不够的。


深度对话俞军:关于产品经理的价值、天赋、能力、成长及未来

从古到今,所有产品都可以分为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是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全盘考虑三个环节的职业角色。
• 需求:产品到底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
• 生产:有效率地把产品做出来。不管是实体,还是软件,或者是一项服务。
• 销售:把产品卖给用户,包括营销、品牌、售后等。


俞老师认为,下一波的 AI(人工智能)浪潮很可能不是一个能创造很多 to C 新产品的新要素,但可能跟二三十年前的软件计算机类似,其主要价值在于跟原有产品结合,提升企业效率。


通常,一个公司的新业务、边缘业务、有优势资源的业务、核心业务协同业务、低竞争业务、老板关注的业务、没人跟你抢的业务,更有高容错倾向,天赋一般的产品经理可以考虑选择这些业务以获得更好的成长宽容度,但代价是更长的成长时间。


产品经理是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化身。(这里我补充一点,如同乔布斯所说,他站在“科技和人文的交叉口”。)


中国的优秀产品经理对于需求、体验、竞争、增长的理解,是胜过硅谷的产品经理的。核心原因是硅谷的产品是低竞争性的,在文化层面以复制为耻,创业公司有所创新就容易一骑绝尘,因此对产品经理的依赖性低,产品经理得到的历练少。但是在产品经理的人才综合素质、人文逻辑培养、方法论输出能力等方面,硅谷仍有一定优势,这不是中国在一两年之内能够赶上的。


社会上对创新的常见误导有:过分追求变化,弄错手段和目的;不够重视价值衡量;唯新技术论。


俞军经常建议滴滴的产品经理,先把专业天赋能力刷满,再转职管理岗,转职管理岗往往能让产品经理对企业的价值再上升一级,但太耗个人时间和精力了,转职后继续提升专业能力会很难。


很多互联网业务越成熟,产品经理的定位越往生产和销售环节靠:提高生产效率,或者当业务更成熟时参与到营销环节,挖掘用户价值。因为用户价值不是客观事实,而是用户主观的感知或预期,产品经理可以通过改变用户的认知来提高用户价值。


在公司内部,就算上司将“信息”与下面的人全部共享,但因为所处位置不同,“问题”未必能够得到共享。


产品经理加速成长的一个自我练级方法,就是要经常用同理心代入这个业务的核心决策者立场,想其所想,思考和解决他所关心的问题。


真正的产品经理就应该全盘考虑,在洞察用户需求的时候就想到成本和潜在收益,在考虑赚钱的时候就想到用户利益和长期发展的需要。


类似的还有领英(LinkedIn)。前几年,有人问我有无兴趣负责领英中国,我说这事做不成,即使把领英复制过来,但中国没有大量标准化可流动的中产阶层人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需要有大批追求企业效率的市场化企业,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采购中产阶层可流动人才,而中国的五百强外企总市场不大,还在走下坡路,科技企业群体也还没成长到足够大。


湖畔大学产品讲座

最后,数据认知有限,只能反映过去,无法预知未来。
当一个项目进入正常化,驶入高速公路的时候,强推数据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找方向的时候,还是一味强调数据驱动可能就不行了。这就需要产品经理在使用数据时做出判断,哪些事情用数据驱动成本会很高,哪些事情的数据只能作为部分参考。


我选产品经理很简单,通过以下四个必选项:逻辑、同理心、产品心、产品经理基础。
我把逻辑分成四部分:理科逻辑、深度思考、视野、批判精神。


我觉得跟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相近的职业,是军事指挥家。他可以去军校学一些知识和技能,比如怎么带兵、训练并应对各种情况。但是,世界上绝对没有一场可复制的战争,每一处地形是不一样的,面对的对手是不一样的,做了一个决策之后,调兵遣将,对手的应对措施也是不一样的。


细节敏感:不是所有产品经理都需要对细节敏感,但是最强的那些超级产品经理一般都对细节很敏感。


开创型的产品经理很少,他需要的能力模型要求很高——深度思考+创造力。创造力只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不确定因素很多,有时候敢冒风险,或者通过外部测试都有可能被激发出来。确定的是,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产品经理都像乔布斯,否则工作就别做了。因为大多数时候,当一个产品走上正轨,需要的是增长。
增长型产品经理才是大部分公司的基石,而且这个类型的能力要求会低得多,只要理科逻辑相对过得去就行。比如说理工科毕业的好学生,先到上游产品去把基础套路学会,大多数时候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增长型产品经理。因为有很多套路可以学,比如媒体投放、运营、活动、内部的流量转换等等。
当公司团队变大,业务做大、做复杂以后,管理和发掘团队的价值比自己做增长更重要,就需要一个协作型产品经理,去考虑(企业)内部协作和外部协作,通过外部的各种力量来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好地发挥内部的力量。产品经理本质上就是一个靠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职位。
当然,也可以把协作能力理解为领导力、推动力、沟通执行力,不管怎样,这个能力模型的产品经理在后期越来越重要。


产品处在不稳定期时,开创型产品经理最重要,因为要寻找变量。但是随着产品形态稳定,进入高速增长期,增长型和协作型产品经理的作用逐渐体现,并伴随着产品数据的增长不断放大。所以,往往是后面两种类型的产品经理更容易出成绩和得到团队认可,也更有可能获得晋升。


如果想变成一个熟练的产品经理,比如做一个产品总监或者产品负责人,我会建议学这六个方面的能力:从 0 到 1,做深做透,做宽做杂,大用户量,商业闭环,团队建设。


围绕社会上的某个争议话题,在同时涌现出来的各种维度的思想中,去练习思考总结和尝试理解不同的人,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做判断,也看别人的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去对比是不是符合事实。然后去分析到底哪里错了,是逻辑和认知出现了问题,还是信息和知识不充分,或者是个人偏见影响了判断。


真正的产品经理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决策权、商业能力、专业能力,如果缺了一点,就算你把产品给他负责也不会成功。
其次,如果你的公司只有一个产品,首席执行官或者创始人一定就是那个最大的产品经理,因为产品经理本身是一种职能,而不是职位,是在替这个产品的全局考虑。一个公司从小开始创业,如果说创始人不擅长找用户,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小。所以,就职位而言,我觉得这个产品经理不见得一定要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