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三句话介绍这本书
- 特别的人生信条之书;
- 从自我到公司最后到社会责任应该践行的理念指导;
- 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行动相信善,靠扭曲理念,人即使苟延残喘也没有价值。
我的印象
本书记录了稻盛和夫所思所经历,从工作到生活,从自我到社会。看书时,我总是想象一个老者坐在对面亲切而温和地传道,用流行词形容就是:没有“爹味”。
打开此书,第一个问题就是,我理解认真,但什么是“特别认真”?
带着问题找答案,书中提到:
迄今为止,我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瞬,无论何事,我都以冠以“特别”字样的认真态度全力以赴。即使在迎来 78 岁的今天,对于眼前的一切事情,我都真挚面对,认真处理,态度没有丝毫改变。通过自己的人生,我深信,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给我带来了一个充实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如果没看全书,上面的这段话真的很像鸡汤,从读书起就不断地被教育要事事认真,步入职场却发现,重要的事情其实不多,但要完成的事情却有很多,对于不重要的事不必事事认真。
在目前的社会语境下,宣扬工作要认真常会激起如下反应:你是不是在卷我?资本家发言!
我可以理解,因为很多时候,问题不是不努力造成的,即使努力解决了问题,也可能会得到不平等的待遇,让付出有一种无力感,努力了但没有收获。
需要理解,但同时告诫自己不要停留这样的环境之中,如果无法改变,就要离开去投入精力到更积极的工作上去,书中提到:
人的心情如果被眼前辛苦的感觉所支配,就会失去“自豪感”。而且,如果心里总是想着“辛苦啊辛苦”,那么,不知不觉中就会认定自己的工作是“肮脏、低人一等”的,而最后选择放弃,并退出这项工作。不让员工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是经营者的责任。
如果我的器官我的精力是我的员工,让他们快乐和自豪同样就是我这个”经营者“的责任。
总而言之,特别认真是一种关注当下的理念,不仅在某些事认真,而是事事认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意义和满足感。
最后还想推荐 Dora 访谈金惟纯前辈的视频:原来真有人能讲清楚「怎么活好」这件事,72岁职场前辈的人生建议【金惟纯x姜Dora】
访谈和书给我同样的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
- 当你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问问自己,做了这个决定是否会让自己更喜欢自己?
如果不会,那就不要去做,容易陷入内耗。不代表只做自己喜欢的事,为了守心之道,不快乐也是常识,但那就是让自己喜欢自己要付出的代价。 - 真诚和真实是最重要的
同时对佛学燃起了兴趣,或许明年的阅读主题可以设置为人文和宗教。
谁适合阅读这本书
迷茫和低谷的人。
这本书改变了我什么
善这个字贯穿全书,而且目的正义比结果正义更重要,不是得到了好的结果就是善,就可以允许扭曲理念。
靠扭曲理念,人即使苟延残喘也没有价值。
更坚定的认可心怀善意去生活去创业,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最喜欢的三句摘抄
- 靠扭曲理念,人即使苟延残喘也没有价值
- “我得到的财富,是社会委托给稻盛和夫这个人保管的,应该尽早归还给社会。”
笔记
特别认真地生活(稻盛和夫作品)
稻盛和夫
50 个笔记
阅读周期:
- 阅读时长:2 小时
- 开始时间:6/17/2024, 8:33:51 AM
- 结束时间:7/12/2024, 8:57:55 AM
推荐序1 “作为人何谓正确”为什么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
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判断基准,换句话说,就是判断基准不是利害得失,而是是非善恶。再换句话说,做人做事的出发点不是利己,而是利己也利他。
推荐序2 特别认真地生活
所谓理念就是: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就是要正直,不可骗人;要勤奋,不可懒惰;要谦虚,不可傲慢;要勇敢,不可卑怯;等等,这些都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德观。
稻盛:我认为理念不容扭曲,我依据理念经营至今。我经常对公司的干部们彻底地讲述这样的道理——理念必须“愚直”地遵守。
但是要让数万人的企业,全体成员始终贯彻正道、坚守底线,谈何容易。
稻盛:“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的人物,不好对付。但不同此等人物患难与共,则国家大事难成也。包括自己的生命在内,只有抛弃私心的人才能成就大事。这句话凝结了最重要的思想,对政界、商界,各行各业都适用。我坚信,领导人的基本条件就在于克己奉公。”
序言
本书的书名是《特别认真地生活》。“特别认真地生活”是我一路走来的人生信条。迄今为止,我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瞬,无论何事,我都以冠以“特别”字样的认真态度全力以赴。即使在迎来 78 岁的今天,对于眼前的一切事情,我都真挚面对,认真处理,态度没有丝毫改变。通过自己的人生,我深信,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给我带来了一个充实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第一章 领导者的条件
当时我工作极度繁忙,根本没有余暇。尽管如此,但是“激发支撑日本经济的中小企业的活力,我愿意尽我的绵薄之力”这种想法日益强烈。于是,我设立了传授我的思想理念的“经营塾”,给大家讲解“经营是什么”、“理想的经营者应该是怎样的”等等。
如果你真想经营好你的企业,那么一定要尽可能地让员工们感到幸福,尽量多为社会做贡献,具备这种光明正大的大义名分非常重要。只想着自己赚钱,把从父辈那里继承的家业做大,光凭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愿望,员工们是不会心甘情愿努力工作的。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从父辈手里接班,既然当上了经营者,那就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营者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拼命工作,认真经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在这个提高心性的过程中,就能够拓展经营。首先要磨炼自己的心志,从而形成优秀的人格。
在盛和塾,我对塾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佛教里有“大善”“小善”的说法。对孩子的教育中,如果一味地溺爱和娇纵,孩子就不可能健康成长,他们的人生就会失败。相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严格管教,外人看来似乎苛刻无情,但这是“大善”,能把孩子逐步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在你下面的员工,包括总经理和部门经理,都是从底层的工作开始一点一点学起来的。而你呢,还什么都不懂。先从那个专务、常务的位子上下来,拉住资格比你老的前辈,低头对他们说:‘请让我从最底端的工作做起,从基础学起吧,请大家指导我,否则,我不了解现场的情况,也不能给大家做正确的指示,只是虚有其名,成为一个愚蠢的经营者。’你现在领着高薪,周围是一片奉承之声,大概你认为经营企业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吧。错了!企业经营并没有那么容易。如果你真想把公司搞好,让员工自豪,让员工感觉到工作的喜悦,那么你就要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事业上,并做出自我牺牲,为员工的幸福和公司的发展殚精竭虑。没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就不要当经营者。”
“我们在儿童时代经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斥责:不许说谎,不要给别人添乱,要为人正直,不可贪心,不能只考虑自己……把这些教导作为经营的方针,作为判断的基准。也就是说,把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作为判断的基准,这样去经营企业。”
如果被私心杂念所束缚,就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反过来说,提升心性、达到纯粹的精神状态,就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结论就是,不以“赚钱还是不赚钱”这种基于私利私欲的判断标准去处理问题,而是具备“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这一普遍性的判断基准,这样公司就会顺利发展。
在肮脏的工作中找出“自豪感”
人的心情如果被眼前辛苦的感觉所支配,就会失去“自豪感”。而且,如果心里总是想着“辛苦啊辛苦”,那么,不知不觉中就会认定自己的工作是“肮脏、低人一等”的,而最后选择放弃,并退出这项工作。不让员工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是经营者的责任。
喝酒交杯,传递“思想”
至于传递思想,从经验中我认识到,在大会、小会上说服动员,看起来大家似乎都听进去了,但有效传递却意外地少。比这更有效的方法,你猜是什么?其实是“酒话会”。
我把这样的酒话会称为“Company”。一有机会就与员工们促膝而坐,在交杯换盏时,向他们传递自己的思想。在这样的气氛中,既可以热情地谈论自己的梦想:“我想把公司做成这样该多好啊!”又可以说:“昨天我为什么要批评你?因为我信赖你,所以想把这项工作委托给你,而你对这工作的社会意义一点儿都不理解,你现在怎么想呢?”对昨天训斥的效果追踪确认。
驾驭“能力”的是“人格”
“拿工作能力差作为理由解雇员工,我并不忍心。无论哪位员工都要照应,这不就是利他之心吗?但是,这样做,我们就会在严酷的企业竞争中落败。为了企业的生存,必须具备‘肌肉型’的企业体质,不可有低效和浪费,因此不能继续雇用工作能力差的员工。”
有韧性、肯努力的人,通过长时期的工作,在磨炼了人格的同时,也提升了能力,到了晚年就会绽放大朵的鲜花——我想,所谓人生就是这样吧。
塾生的活跃是对我的鼓励
听到塾长讲,经营企业是为了让包括员工在内的周围人获得幸福。这句话打开了我前进的道路,我也要这么做。从这点出发,即使严厉训斥员工,因为严厉中传递着爱,员工也不会抵触。管理的要诀就这么简单。
采访摘录 1
帮助他人,在佛教中叫作“利他”。经营企业必须具备利他之心。经营的最大课题是追求利润,但却必须有与此目的正好相反的“利他之心”作为基础。否则,经营就不可能顺畅。
对于经营企业的人来说,他们至少有若干名员工。首先他们应该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这一点最重要。
其中有不少人经营企业很随意,不把它当回事。只强调“我是社长”“我是专务”,即使自己什么都不干,公司好像也照样运转。他们对自己身负的重大责任并没有什么感觉。
我提问的意思是,经营者在经营企业时,员工们在工作时,都要秉持高尚的理念,这个重要性我能理解。但在经营的危急关头,在发生企业将被别人并购等严重事态时,采取某种方法,虽然违反理念,却对自己有利。也就是说事态紧急时,是不是一定要坚持理念。因为我是外行,才提这样的问题。
稻盛:不能违反理念。你的意思我理解,但理念是不容违反的。你说的情况就已经是不遵循理念了。
——您的意思是……
稻盛:所谓理念,就是说“我想这样来经营企业”、“经营企业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基于这样的思考而行动。拿来遵循和实践的才叫理念。也可以说,理念就是经营者的人生观。
因此,如果借口竞争激烈就认为理念无法遵守,而将理念扭曲,那就不是理念了。
也许有人觉得,根据情况不同,按投机主义的原则,随意改变对理念的解释,并非坏事。然而,按偏离了理念的基准办事,部下就会认为这是正确的。稍稍偏离理念无所谓,这种言行就会成为风气。企业出现舞弊丑闻,始作俑者并非一开始就是坏人,就是‘稍稍违规、稍稍偏离没关系吧’,这样一点一点违背理念积累的结果,就会腐蚀企业。老实人吃亏,老老实实干,企业可能垮台,所以干点儿坏事是不得已,出于无奈。因为抱有这样的心理,人们就不知不觉、心安理得地干起了坏事。”
将正确的为人之道作为知识掌握的人很多很多。人们通过世界名人贤人留下的经典格言,懂得了很多正确做人的道理。但真正把这些知识作为理念、作为信念认真实践的人却非常少。
许多人把自己的知识当作理念。因此,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改变理念,他们觉得并没什么不好。但对于我这种凡是正确的事情必须贯彻到底的人来说,理念是不能改变的。为了对自己有利就可以随便改变,我认为那绝不是理念。
第二章 灾难性的青春
曾经的顽皮大王也变得意气消沉。可能是求生心切吧,我急迫地读了一本宗教的书籍,书中教给我一句话:“灾难是由自己的心态招致的。”对照当时,我总是躲避在偏房里躺着的叔父,一心想逃离灾难。我猛然省悟,正是这种软弱的心态才招来了结核病的侵扰。
经营者的原点
同样感受到感动
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产品化和工业化,这是技术开发人员无上的幸福。
“不要等上司说了才去做,而是每个劳动者都要理解工作的意义,自觉地鼓足干劲儿做好工作,否则就不能取得任何成果。”
告别公司自己创业
前任技术部长、我原来的上司青山政次先生也跑来对我说:“我也要辞,我想找几位朋友商量,创办一家公司,一定要让你的技术在世界上发扬光大。”
于是我马上跟着青山去拜访他在京都大学工学部的同学、宫木电机制作所的西枝一江专务和交川有常务。最初他俩全不理会:“稻盛这个青年究竟有多优秀,我们不清楚,但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小青年能成什么事呢?这么轻率的提议,我们能接受吗?”话说得很难听,我很纳闷,但青山不屈不挠,两次、三次拼命去说服:“将来新型陶瓷的时代一定会到来。”最后,青山终于说服了他们俩,并说动了宫木电机的社长共同出资办厂。
逆境中忍耐,开辟新未来
升学考试失败,患上肺浸润,死神向我招手时,我通过一本宗教书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没有想过的事情不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出现。是自己心中描绘的东西招致了所有的幸福或者不幸。”我把这条警句刻进了脑海里。之后,我相信,自己的心中所想,会把人生引向好的方向,或者引向坏的方向。因此,为了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就要不断地思考自己应该拥有正确的心态。
采访摘录 2
在企业组织里工作的工薪族,有很多人“想要辞职,但没有去处。对目前的工作又很不满意”。在这种状况下,像当初的稻盛先生一样,选择埋头于眼前工作的人很少。比如,许多人希望缩短工作时间,把热情倾注在业余的兴趣上。但稻盛先生当初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了。这是为什么?
稻盛:其实这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那是一家穷困破旧的公司,工资很低,还经常拖欠,我没有钱去玩乐,也没有条件去享受业余的兴趣,没有那种选择的自由,因此不得不在设备简陋的实验室里埋头研究。这是上苍逼迫我朝这个方向努力。
当时我也想过,自己的处境未免太严酷了,想从这种逆境中逃出去,却无处投奔。实在不得已,才一头扎进工作中去。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细细思考,当时的那种苦难和困境,正是上苍赐予我的最大幸运。
第三章 公司是谁的
不知是谁在一旁奚落了我一句:“附近就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大企业,规模要超过它?可能吗?”
我虽然一时语塞,但很快恢复了自信:“不!就是要把京瓷发展成与那类大企业平起平坐的公司,我就是要做给大家看!”话说得明明白白。虽然当时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企业,但是梦可以做得极大,我总是这么豪情万丈。
经营是场马拉松,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
“诚然,要一直以百米冲刺的劲头跑完 42.195 千米那么长的马拉松或许不可能,但如果因此而放慢速度,轻轻松松地跑,那就毫无胜算。还有,即使我们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实际上我们已经竭尽了全力,或许仍然追不上那些专业马拉松选手。如果是这样,还不知道能够坚持到哪里,至少我们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可能跑到的地方,跑到倒下为止。在此之前,让我们全速奔跑吧!”
从年轻员工的离叛中产生的“理念”
企业家应有的责任感
一开始就提到,我是想让自己的技术问世,才创办了公司,但年轻的员工们却要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家公司。扪心自问,“难道背负这样沉重的责任才叫经营吗?”我情绪低落。同时想起我的家庭,家屋在遭空袭被烧毁之后,家里就一直非常贫困。想到这里,我心里就有一种抑郁感。
“家里在经济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让我上了大学。现在虽然不多,每月给父母寄去一点儿钱,贴补弟妹的学费,这还做得很不够,怎么这些无亲无故的员工的生活,也要让我来负责呢?难道办公司就要承担这种责任吗?”
一直到深夜,我都在想着这件事,闷闷不乐。直到东方天空发白,心里的想法才逐渐清晰:“公司的意义就在于保障员工的生活,我已经承诺了这一点。”于是,清晨我早早来到公司,为了说给自己听,我写下几个大字:“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但又考虑到企业作为社会的机构,必须尽到应有的责任,于是又加写了一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萧条是机会
经济萧条对企业而言是最困难的考验之一,但我反而提出“萧条正是企业发展的良机”这一观点。事实上,京瓷把每次的经济萧条都当作动力,促进了公司的成长发展。在这次石油危机中也一样。在订单减少、生产下降时,全力进行技术开发,全员展开营销活动,并且致力于削减各方面的经费,把萧条当作飞跃的跳台。
以救助之心展开兼并与收购
因此,它向京瓷求救。这家企业的社长告诉我,他只想救他的员工,他这种想法打动了我的心。接着我又去和企业的管理者开 Company,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可以成为共同奋斗的伙伴,因而决定接纳他们加入京瓷集团。这样做,全然不是出于战略或战术上的考虑,而是为了救助这家企业,以保证他们员工的生活。这是助人的善行,是作为人的正确行为。
我们常说“与人为善必有好报”。但有些人却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凭道义人情不能经营企业”。但我相信,即使在商业世界,从长期看,做善事一定会有善的回报。
为员工、为客户、为交易对象、为社会
公司成功了,股票上市了,经营者就认为这一切都是靠自己的才能。“我成为富人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心安理得地获取巨大的资本收益,这样的人常有耳闻。但这就大错特错了。得天独厚、具备稀世才能的经营者必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为什么你会被授予这种才能?”
要成为集团领袖的人物不可以把自己看得太重。只有把自己搁在一边、优先考虑集团利益的人,才能充当经营者。
“包括自己的生命在内,只有能够彻底抛弃私心的人才能成就大事。”这句话凝缩了最重要的思想,不仅对经济界,而且对政界、官界、各行各界都适用。我坚信,领袖的必要条件就在于克己奉公。
采访摘录 3
凡事把自己放在首位的人都不适合当领导人。如果只是自己个人,可以随心所欲,优先考虑自己或许情有可原。但是在政治领域,在企业经营领域,不管是什么集团,想要当“领袖”的人,就不能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需要拿出勇气,即使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也要优先考虑自己率领的团队如何发展。
人心变幻莫测,最不可靠,忽而遭背叛,忽而被欺骗。然而,另一方面,像“坚韧的纽带”一样,把人和人联结在一起的、最可靠的也是人心。“一旦结盟,不惜舍命。”我认为,世上存在这种心心相印的强有力的人际关系。
本章经典语段
总是用“将来进行时”来看待自己的能力,“现在的自己不能做,但将来的自己一定能做!”只要相信这一点,发挥韧劲,向极限挑战,坚持不懈,最终难题必将破解。
第四章 为什么活着
“那是没办法的事,稻盛君,烦恼是活着的证据,死了就碰不到那样的事了。这不是好事吗?遭遇灾难就是消除过去所造的‘业’,过去有什么‘业’不知道,但这种程度的灾难就能把‘业’消除,该煮红豆饭庆祝一番才对啊!”
60岁起准备“灵魂旅行”
从出生开始后的 20 年,是踏上社会前的准备期。
接下来的 40 年,是为社会、为自我提升的工作期。
最后的 20 年,是为死,也就是为灵魂的启程做准备的时期。
财富是社会托管之物
“我得到的财富,是社会委托给稻盛和夫这个人保管的,应该尽早归还给社会。”
这种想法的具体体现就是“稻盛财团”和“京都奖”。
与火鸟FC的球员们谈人生
即使没有足够时间学习,至少你也要认真磨炼自己的人格,要培育一颗为社会为世人尽力的美好心灵。即使工资只有原来的 1/10,你也要由衷地向雇主说一声‘谢谢’,并做一个勤奋工作的人。”
“特认真”是我的信条
那么,为了磨炼灵魂,具体应该怎么做才好呢?我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特别的修炼,重要的就是每天都勤奋地工作,也就是佛陀所说的“精进”。劳动绝不仅仅是获得生活食粮的手段,劳动是战胜欲望、磨炼心志、提升人格的崇高行为。工作现场就是精神修炼的场所,每天全神贯注、拼命工作,就是磨炼灵魂的修行。
采访摘录 4
稻盛:我很讨厌做事马虎的人。马马虎虎的态度不可能获得人生的成功。无论干体育、搞经营、做学问,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认真的态度最重要。为了强调认真的程度,我加上“特别”二字。
即使是作为动物的本能也是如此,向有利于族群成长的方向进化
人为什么活着?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命题。想再次请教稻盛先生,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呢?
稻盛:为社会、为他人做一点儿贡献,我想这就是人生在世的意义所在。我希望大家努力去为社会、为世人多做好事,哪怕是微小的贡献也行。希望大家这样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稻盛先生的语言直指内心
如果做了这样的选择,你会更喜欢自己,那就做这样的选择,最重要的是真诚的面对自己。
靠扭曲理念,人即使苟延残喘也没有价值
正是在如此消极的氛围中,坚持正道,“特别认真”地正视自我,彻底贯彻自己的信念,稻盛先生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稻盛先生的思想根基下流淌着的东西,用我的语言来表达,就是“爱”(这也许有点儿土气)。对企业的爱,对员工的爱,对客户的爱,甚至对兼并与收购对象的爱。这种富于人情味(这种说法或许不合时宜)的思想和实践,我觉得正是克服当前的危机,不,是克服任何一个时代危机的最有效的武器。